那个只因‘喜欢’而前往的世界正等待着我们
本文没有剧透
由标题我们可以猜测出:
女主可能名为斯特拉;
本片可能讲述了一个魔法少女的成长或奋斗史,
不太可能会有老虚出来搞事情;
带着期待,我看完了这部番,并且把以上两个猜想推翻了。
剧情简介:女高中生×同人游戏!!成为高中生的珠辉加入的社团,竟然是制作同人游戏的社团!作品描绘了珠辉与千奇百怪的部员们交织而成的有欢笑、有修罗场(制作现场的意义上)的青春物语。 ——萌娘百科
《斯特拉的魔法》中所发生的一切,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没有神灵,也没有什么魔法少女。有的,只是五个少女在一个奇奇怪怪的社团(死んだ魚の目日照不足シャトルラン部,SNS部)里一起制作同人游戏罢了。这也许是许多人弃番的原因:与标题不相称的剧情配上“无意义”的日常,再加上繁琐的游戏制作。它注定不被大众所欣赏。
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价值,相反,我认为它充满了价值。
这部作品的标题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动画前期女主本田珠辉加入社团后参与制作的第一款游戏的名字叫做《斯特拉的魔法》。剧中剧斯特拉是这部游戏的主人公。
而深层含义是游戏背后STAFF的付出:
日程管理、杂用、助理、其他(说白了就是产品经理):村上椎奈- 美术:本田珠辉
- 音乐:藤川歌夜
- 脚本:关菖蒲
- 程序:村上椎奈
上面五种角色共同构筑出了一个游戏的世界。而五种角色,组成一个星形。星形在拉丁语中是Stella,也就是游戏标题里的斯特拉。而番剧的标题,更倾向于更深层的含义。
电子游戏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计算机又将三者演绎出来。可以说,电子游戏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封建迂腐的人永远不会理解的,他们只看到了表层:“阿伟你又在打电动啊。”当然,你说打游戏是欣赏艺术那也行,但请适可而止。
当代出现在大众视野比较多游戏的还是那些大厂开发出来的。而同属于芳文社出品的《NEW GAME》系列就很好地展示了这些专业游戏制作团队分工细、人员多的特点。而同人社团相比那些大厂,就显得比较卑微了。而能自己独自一人制作游戏的,11区有个ZUN神,大洋彼岸有个TobyFox,天朝有个AilveGameStudio,我的印象中就这三位同时具备文学(编剧本)、音乐、美术和程序设计的能力还开发出来了独立游戏的。
一个由几人组成的社团制作一款游戏,显然比不上那些大厂制作的3A大作。
但值得深思的是,既然明知社团制作的游戏比不上大厂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制作呢?
整个动画从头到尾没有侧重于叙述社团对于钱的态度。而在第一次同人展销会上,只透露出《斯特拉的魔法》这部游戏卖出的数量(说实话挺惨的,但四个人也没有因此沮丧还是如何,反而表现得很乐观)。
上文提到的ZUN是《东方Project》的创始人,而《东方Project》这系列作品发展至今25年,对整个ACGN圈的影响是深远的。而ZUN开放了东方系列作品的二次创作的权利,才会让《东方Project》“年年过气”,经久不衰。而ZUN开发游戏,只是为了兴趣。在ZUN之后的TobyFox和Alive,都或多或少地受到ZUN的影响。
功利心太强,只会让自己心态浮躁,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一件事,还不够努力就想看到结果。——友人FSpark
引领SNS部的少女们爆肝熬夜赶工开发游戏的东西,让她们坚守下来的东西,很显然,是兴趣,是初心。
“感谢笨拙的我自己,那个只因‘喜欢’而前往的世界正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