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博客,一个人的意志
流量、意识形态与博客精神
如果说,有什么是驱使我定期更新博客的东西,那只有好奇心了。自本站建起以来至今,也持续运营了一段时间。
要说当初为何建立起独立博客,我也不怎么记得,大概是看到别人有了自己的网站,自己也就跟风,把独立博客运营了起来。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后悔。
博客这种东西,早就在Web2.0的时候出现了。在Web4.0的当下,博客没有被历史的浪潮冲走,却已不见平常人的视野了。社交网络的推送机制,不见底的页面,兑水的低创内容,无处安放的隐私,随处可见的骂战……以一个个1和0为载体,变换为金钱,变换为资本的堡垒……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歪曲了人的脊椎。
理性地想一想,有意义吗?如大清的鸦片馆里的病夫一般,在呛人的烟气中麻痹自身,沉醉于虚幻,还自认为自己抽大烟了不得,抽华子的都是渣滓……这就是流量冲击下的人的真实写照,意识形态被舆论左右,群体之间互相划分对立,成为暴力的推动者,成为资本的筹码,到头来自己被人利用了还引以为傲。窥见真实的人发言,还怕喷子们“群起而攻之”,可悲!
而博客呢?那些专栏平台,也早就成了海洋。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当下。那些用心撰写文章的人,在这些平台所得到的报酬,所得到的反馈,比那些水文章的“博主”所得到的还要少。一篇水文,又一篇水文,千万篇水文也就汇聚成了水文的海洋。博客精神?是什么?能吃吗?
博客精神有三:自由的表达,信息的共享,宽容的精神;这三点应是每一个博主的行为准则,又有谁会遵循呢?
独立博客
独立博客,这是博客的最初形态。由一个人创立,由一个人维护,由一个人表达,也仅属于一个人。
独立博客,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影子。或华丽或朴素,或整洁或杂乱,无论如何,这背后都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
独立博客传达个人思想,是一个人思想的载体,是一个人意志的体现。
对于外人而言,搭建独立博客,费时费力费钱,还不能盈利。他们以功利主义的思维审视这些,是不会理解独立博客对于博主的价值。
就像是隐居在互联网的偏僻地带,不被流量冲昏头脑,不因金钱放弃原则。如五柳先生,采菊篱下,悠然自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更重要的是,独立博客能够发表自我看法,即真正意义上自由地表达。
能够发表自我看法的人,才算真正意义上学会了独立思考。绝非某些营销号那套陈词滥调,而是对待某类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才是独立思考。
独立博客,不仅是以独立的形式,而且要以独立的人的思想,自由地表达。它所展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
若不是把独立博客建起来,自己也会如傀儡一般。
学习
前些日子,我寄住在亲戚家。
姨父是位教书匠,为人和蔼。我刚到,竟和他探讨起了马克思。具体谈论了什么,我忘得差不多了,但其中一句,我记得很清楚:
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
我不自然地联想到这个流量至上的网络环境了。
若是知识足够渊博,那些脑残粉们,那些互贴标签划分对立的人们,那些键盘侠们喷子们吃瓜群众们,哪会受了公知大V的骗,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吵个不休呢?
独立思考的前提是学习。如孔夫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产出为文章。而水出来的文章,没有太大价值。就算是折腾技术的笔记也好,记录下来,发表到博客上,分享给他人,也算有点意义。
一个独立博客的存活,也离不开学习。
一个人,也离不开学习。
一个人的博客,体现一个人的意志。
后记
偶然在QQ上和FSpark谈到了博客,就把一些内容写成文案了。本站创立九个多月,对我个人影响也挺大。
更新博客,当初是好奇,现在已经完全成习惯了。
从二月四号寒假以来,我就常往省图书馆赶。目的大概就是写作业,然后看书。大概也坚持了九天十天的样子。
元宵节之后就要上课了,我所面临的是初三狗最后一个学期的“地狱模式”。如此回想这个寒假,感觉过得不尽兴,没玩够,但总还是没有后悔在图书馆里呆着。
寒假好歹还看完了几本书。
至于开学后,我的博客还是会更。因为我每天会沉积太多的想法。至于更新的频率,得看精力。
毕竟,写文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写着写着,天就破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