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实践论
1. 人的认识发展过程
1.1
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的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外在联系,即认识的感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还不能形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1.2
重复地实践,使人理解诸多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促成了认识过程的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及事物的内在联系。有了概念,使用判断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更是重要的阶段,即理性认识的阶段。
1.3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其规律性,了解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达到了论理上的认识。
2.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异同
2.1
感性认识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认识达到了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达到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部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2.2
感性认识的阶段与理性认识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与理性二者性质不同,但又不是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上统一起来了。
2.3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冻符「Minus-K」!
评论